特别提示:关于不法分子假借我司 “合力投资” 名义进行诈骗活动的声明 / , 2020.08  点击查看详情

 

角逐万亿市场,泛癌种早筛和单癌种早筛和谁能成为主流?

动脉网 焦艳丽 / 2020.10.14 / 原文链接

近年来,随着液体活检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各种各样的癌症早筛产品不断涌现。但现阶段大多数筛查方法只能针对特定癌种进行筛查。泛癌种早筛技术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多种癌症同时检测,在仍旧严峻的肿瘤防治工作面前,泛癌种早筛成为了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利器。因此,泛癌种早筛也被认为是下一代癌症早筛技术的突破口。

2020年9月,行业头部企业Grail申请IPO,并宣布计划于2021年以LDT方式推出泛癌种早筛产品Galleri,可检测50余种癌症,用于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癌症筛查,让泛癌种早筛受到了空前关注。

随着泛癌种早筛产品逐渐成熟,行业内呈现出了单癌种早筛和泛癌种早筛双足鼎立的局面。泛癌种早筛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在万亿蓝海市场中,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谁能成为主流?动脉网整理了包括吉因加、燃石医学、泰莱生物、优迅医学等涉足泛癌种筛查的企业,并对吉因加CEO易鑫,以及青桐资本投资总监原硕进行了采访。

可筛查癌种数量越多越好?

个性化、可定制才是关键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各家企业可筛查的癌种少则几种、十余种,多则高达百余种。例如思勤医疗能够筛查100余种癌症,覆盖男性和女性高发癌症。不少人的观念中,可筛查癌种越多越好,尽可能将所有癌种一网打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吉因加CEO易鑫认为,并非是可筛查癌种越多越好,很多癌种发病率极低,对健康人群来说筛查意义不大,盲目追求数量只会导致过度筛查,为受检者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心理压力。青桐资本投资总监原硕同样表示:“更多的癌种意味着需要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分析能力,不具备这样的积累强行推广多癌种筛查意义不大。”

易鑫表示,在癌种选择上,应将发病率高、危害大的肿瘤作为第一优先级。目前,吉因加与解放军301医院曾强教授团队牵头发起的中国人群泛癌种筛查研究项目(PREDICT,NCT04405557),便是选择了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六大癌种作为研究对象。从表格中也可看到,各家企业均把肺癌、肠癌、肝癌、胃癌等中国人群高发癌症作为泛癌种早筛产品的必要选择。

同时,个性化、定制化的泛癌种早筛方案是未来发展趋势。易鑫谈到:“以前我们总想着通过一个技术手段,覆盖所有的癌种,但癌症异质性太大、惰性程度不同,每位受检者的获益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受检者个人的特质,评估患癌风险,定制合适的筛查清单,再结合液体活检、影像学、内窥镜等多种技术进行筛查,是更为精准的泛癌种早筛解决方案。

ctDNA是目前主流的检测指标,

多组学值得关注

目前,大部分泛癌种早筛企业均是以ctDNA做为检测指标。

ctDNA甲基化是基因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基因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可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基因甲基化发生在癌症之前,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也就是说,通过早期发现与癌症相关的甲基化异常位点或表达谱,可以起到早期发现癌症的作用。

实际上,从理论上来看,ctDNA、CTC、外泌体均可用于癌症筛查。但从技术发展成熟度来讲,NGS检测技术的出现使得ctDNA发展更为成熟,是目前液体活检的主流应用方向。从三者的优势和侧重点来讲,ctDNA侧重基因层面,获取突变信息,更适用于早期筛查。

同时可以看到,在表格中,也有少量企业,如泰莱生物、华大基因在运用多组学技术进行泛癌种早筛。在多家生物科技企业盘踞的情况下,多组学技术成为企业占领癌症早筛市场有利地位的利器。

多组学被称为“下一代液体活检”,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学分析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癌症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特征的人群,针对性地提供筛查效果最好的产品。

多组学的基本方法学是基于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等多个不同生命环节、不同维度的分子水平的大量生物数据,利用生物信息统计分析、计算生物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生命过程、疾病等集合超多影响因子的复杂生命现象进行高层次的分析、解读。

泰莱生物研发的安安盼(Meta-Pan™)是国内较为成熟的基于多组学技术的泛癌种早筛产品,覆盖超过14种国内最高发、高死亡率的肿瘤,在超过98%的特异性之下,大多数肿瘤的检出灵敏性超过92%。目前,安安盼已经完善了LDT产品资质,正通过第三方医学检验所、体检中心、商业保险计划等渠道触达终端用户,是泰莱生物的拳头产品。

肿瘤指导用药竞争白热化

布局泛癌种早筛占据有利地位

从企业类型来看,涉足泛癌种早筛领域包括专注癌症早筛的企业,如思勤医疗推出了泛癌种早筛产品思康宁,一管血便可全面筛查男性和女性高发癌种,锁定癌种早期信号,免于影像学辐射、内窥镜和穿刺活检侵入损伤;鹍远基因利用原创研发的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方法,在囊括近20余万社区人群的泰州队列的血样中实现了比临床诊断提前4年发现血液中的微量肿瘤甲基化信号。

泛癌种早筛是单癌种早筛的进化方向,在重点突破单癌种早筛的前提下,企业布局泛癌种早筛势在必行。

布局泛癌种早筛市场的也包括肿瘤指导用药企业,如吉因加、和瑞基因等。动脉网认为,肿瘤伴随诊断企业将泛癌种早筛作为新的业务方向是出于几点考虑。

首先是市场规模够大。原硕表示,泛癌种早筛对应的不再是传统临床市场,而是更大规模的体检市场,远超肿瘤伴随诊断市场规模。

其次,与拥挤的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相比,泛癌种早筛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易鑫表示:“从用药指导到全程监测再到早期筛查,是肿瘤液体活检应用一大发展趋势,随着肿瘤指导用药竞争逐渐白热化,全程监测和癌症早筛成为肿瘤液体活检企业的突破口。”

同时,泛癌种早筛产品具有高复购率(平均2-3年复购一次),且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是目标客户,市场成熟后销量可观。另外,早筛靶点与肿瘤治疗方案可能相关,可用于研发治疗药物和技术,在业务上形成协同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高发癌症不同,中国人群的早筛靶点也与欧美人群有些许差异,国外成熟产品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人群。因此,国内企业可占据一定优势。

阻碍泛癌种早筛快速普及有四个方面

虽说在资本、利好政策、高居不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下,泛癌种早筛市场前景可期。不可忽略的是,泛癌种早筛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亟待解决。

数据积累不足。与单癌种早筛相比,泛癌种早筛产品所需的数据量更大,商业投入也更大,需要企业有长期的积累。

数据积累作为关键,有多家企业正持续用大队列的临床研究收集数据,打磨产品。在国外,Guardant Health启动“Guardant 1 Million”计划,计划在5年内完成100万个癌症患者的液体活检基因测序,希望借助测序数据推动癌症治疗的进步,加速基于血液检测的癌症早筛早检产业的 发展。

行业先行者Grail更是开展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在2016年启动“循环游离基因组图谱”(CCGA)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发现与肿瘤直接相关的可检测靶点(CCGA-1);样本队列扩展和算法训练(CCGA-2),产品的临床验证(CCGA-3)。目前基本完成前两项共计6700名患者检测,并确定了甲基化为靶点的早筛产品,基于此的多癌种液体活检测试获得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国内亦在开展泛癌种早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泛生子开展泛癌筛查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燃石医学在2020年5月正式启动中国首个超万人前瞻性泛癌种早检研究“PREDICT”,建立中国癌症人群、对应良性病变人群及健康人群的甲基化特征图谱数据库,研究预期纳入超过14000例受试者。

价格偏高。易鑫认为,单癌种早筛价格在100-300元,泛癌种早筛价格在1000-2000元是合适的价格区间,但目前的液体活检早筛产品价格远远高于这一区间,阻碍了癌种早筛技术的普及。

提供高性价比的泛癌种早筛产品一直是我国企业的探索的方向。思勤医疗认为降低价格的核心是在测序上不用进行扩增以及使用更优化的算法。新闻报道称,思勤医疗计划在3-5年内将思康宁的售价控制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帮助实现癌症早筛的大规模普及。

审批困难。国内尚未有泛癌种早筛产品获批。原硕表示:“早期癌症血液中标志物含量太低,检测信号太弱。而且早期癌症在CT等传统临床层面无法检测,甚至在临床上也没有手段可以处理,所以在临床认可度上存在问题,对应的报证审批领域目前也比较模糊,并没有完全的政策规范。”

临床意义。原硕认为:“目前癌症早筛标准主要以影像学等传统技术手段为主,临床对液体活检的态度仍然趋于保守。如果泛癌种早筛无法与临床意义相对应,即使检出早期癌症也只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这样的早筛产品在C端的消费意愿也是一大问题。”

推广费用高昂。不少企业曾向动脉网表示癌症早筛产品推广费用昂贵,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渠道面向C端推广。动脉网认为,泛癌种早筛作为新技术,目前并非必须项目,企业可先重点在体检中心进行推广,快速在体检中心替代传统技术。在市场教育较为成熟之后,再发力互联网渠道,可一定程度降低推广费用。

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谁会是主流?

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谁会成为主流?

原硕和易鑫均认为,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不存在替代一说,属于互补关系。

原硕表示,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面向的人群不同。早期肿瘤的发现对早筛技术的灵敏度要求较高,泛癌种早筛虽说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肿瘤,但并不一定能够明确是哪种肿瘤。建议有明显的肿瘤家族史和高风险人群选择单癌种早筛。没有明确的肿瘤高危因素的人群更适合泛癌种早筛。

易鑫认为,单癌种早筛与泛癌种早筛应该是精筛与初筛的关系。应该先通过泛癌种早筛进行初筛,再通过单癌种早筛进行精筛。

动脉网认为,选择单癌种早筛还是泛癌种早筛,更多地取决于受检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我们从价格、患者依从性、可筛查癌种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对比。

单癌种早筛技术繁多,比较之前,先对单癌种早筛技术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单癌种早筛可分为基于液体活检技术的单癌种技术和较为传统的单癌种早筛技术(如肠镜、胃镜、低剂量螺旋CT等目前市场主流的筛查手段)。

  • 价格:泛癌种早筛>基于液体活检的单癌种早筛>传统的单癌种早筛
  • 可筛查癌种:泛癌种早筛>基于液体活检的单癌种早筛=传统的单癌种早筛
  • 舒适便捷度:泛癌种早筛=基于液体活检的单癌种早筛>传统的单癌种早筛

从价格来看,泛癌种早筛需要检测的位点较多,价格较贵。传统的单癌种早筛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从可筛查癌种来看,泛癌种早筛可检测多个癌种,优势明显。从舒适便捷度来看,基于液体活检的筛查技术的便捷度总体优于传统单癌种筛查技术,尤其是有的液体活检技术实现了居家筛查,可大幅提高用户筛查依从性。

总的来说,三种癌种筛查手段各有优劣,互为补充。企业在研发上,应根据目标人群、新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等角度进行产品布局。